立體車庫目前已廣為大眾所熟悉,提及立體車庫,我們腦海中都會浮現一輛輛小汽車整齊待在空中的畫面,但談及公交車立體車庫,卻鮮少為人所知道,近日隨著首個公交車立體停車設備通過國家起重運輸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型式試驗,預示著公交車立體車庫時代的開啟。
進入21世紀以來,尤其是近5年,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交通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隨著我國城市人口和私家車的激增,誘發了城市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長,但落后的城市交通系統已經成為制約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國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要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必需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而且要大力發展大型公交車。在上下班高峰時段,需要快速、大量、高密度發車,使發車時間間隔盡量縮短,才能適應大城市內的交通需求。這樣的交通線就要裝備有80~100輛大型公交車。而在交通低峰期或晚上收車時間,所有車輛回到總站車場后,則需要占用非常大的場地。每輛公交車以占地20m×4m的面積計算,停車場需要有8000㎡的面積,才能存放100輛公交車。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里,是很難滿足這樣大面積的土地需求的。而將公交車總站車場都建在人煙稀少、位置偏遠的郊區,對于需要大量公交車的城區來說也是非常不方便。要解決這個矛盾,就必須建設立體停車庫,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容車率的良好效果。
2018年1月首個公交車立體停車設備研發項目正式啟動,單車位核定荷載為12.5噸,基本覆蓋大多數常規公交車與大巴車型。同時,每個車位配備了充電站,解決了電動大巴夜間無處停放和充電的難題,意味著城市交通發展得到了一個大的突破,立體車庫,智能車庫將在未來給大家的出行,生活帶去更多意向不到的便利。
立體車庫在國外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其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中型城市,智能立體車庫也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和普及,相對于傳統的停車設施,智能化立體車庫具有不可代替、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目前許多的大中型城市的智能立體車庫都是針對小型汽車和SUV的來建造的,很少有符合大型公交車標準的立體車庫,許多城市的公交車仍停在馬路邊上。
目前,世界各大城市治理擁堵的核心辦法依然是發展公共交通,公交和地鐵的深度發展是解決出行不便的唯一方式,地鐵建設對技術、資金和環境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公交是公共交通的關鍵元素、重中之重,公交車立體車庫的出現對于解決公交車停放具有革命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