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智能制造,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互聯網、軟件技術,智能制造在人們的眼里無外乎是靠軟件的參數修改、優化與策略的執行、智能分析來升級,但是我們很少去想,如果你美好的想法和完美的程序遇到的機械真如其名一樣機械,你要怎么辦呢?工業機器人機械障礙要如何應對呢?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各家自動化公司相繼推出柔性電驅輸送系統,貝加萊的SuperTrak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它是什么?
其實,如果你把伺服電機平行于軸切開并延展就是一個軌道,而動子將會在水平方向移動,這就像是一個直線電機,但是,SuperTrak可以選擇定子垂直安裝,并支持多個動子的同時運動,并且,待加工中間件擺放在動子的托盤上進行緊固,這樣,這個被加工的產品就可以移動到各個工具那里進行加工,例如:打孔、磨邊、切割、打碼、組裝、檢測等,那么就可以構成一個生產線。
柔性產線設計的變革
SuperTrak使得產線的規劃產生了以下幾個方向的轉變:
1.工作站間的位置可以靈活變動
2.無需中間緩沖區的設置
3.無機械磨損
4.生產高度協同
5.產品換型時間極短
生產協同效率提升
SuperTrak所代表的輸送系統將使得自動化得到延伸,其運動控制技術從旋轉運動變為更為靈活的直線、垂直方向的運動,這使得生產獲得最大的柔性。
維護高OEE
保持產線的高OEE指標是生產制造企業最為重要的運營水平考量,而我們通過分析OEE的構成,設備運行效率,即可知道SuperTrak這類輸送系統將會帶來哪些改善:
1.設置與切換工藝
工藝切換的時間里是不產生增值的,SuperTrak通過在HMI上的參數設置,即可讓新的生產組織得以實現,無需花費時間進行機械的位置調校、生產的組織可以被預先規劃。
對于柔性制造,工藝切換的頻繁度較高,因此,SuperTrak會因此產生對此影響因素的降低。
2.維護與故障
機械的磨損帶來的維護與故障是傳統產線最主要的OEE下降來源,由于SuperTrak僅有少量的機械件,這使得其故障的概率較低,并且易于更換,僅數分鐘即可實現。
因為減速、故障引發的維護大幅度下降,因此,OEE指標會維持較高的位置。
由此可見,對于柔性生產而言,SuperTrak是維持高OEE的最佳解決方案。
誰最適合用它——大規模定制
對于像3C、鋰電池生產型產線,其規模較大,而其規格變化也多,并且,產線本身的工藝流程經常切換,因此SuperTrak適合于他們。
1.產線的組織變得容易
因為被加工對象運行在動子上,因此,當發生變化的工藝組合時,其實不需要更換生產線的機械傳輸系統,而是設置新的加工次序與間距等參數即可。
2.產品變化參數自適應
當需要與前后產線進行匹配,以及進行加工的變更時,僅需設置工藝節拍的匹配參數,系統就會自動調節與機器人、工藝設備匹配的輸送速度、產品間距等。